信息中心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特點與作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隨著對植物激素的深入研究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科學,是人們通過化學的方法,仿照植物激素類似的化學結構或生理作用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這些合成的化合物,在植物體內不一定存在,其化學性質也不完全相同,但具有與天然植物激素相同的生理效應,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同樣起著重要的調節功能。這種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稱之為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種類有生長素類、赤霉素類、細胞分裂素類、乙烯發生劑和乙烯抑制劑、生長延緩劑和生長抑制劑,其他如茉莉酸、多胺、油菜素內酯、水楊酸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應用上主要有以下特點:(1)作用面廣,應用領域多;(2)效果顯著,殘毒少,使用低濃度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就能對植物生長、發育和代謝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3)對植物的外部形狀與內部生理過程進行雙調控;(4)一些栽培技術措施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得到解決,如打破休眠、調節性別、促進開花、化學整枝、防治脫落、促進生根、增強抗性等[1,2] 。

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具有生長促進作用,促進細胞分裂,如奈乙酸(NAA)可以促進植物生根、發芽、開花,赤霉素(GA)可打破植物休眠,6-芐基氨基嘌呤(6-BA)可防止植物衰老,三十烷醇可增強植物體內酶的活性,提高發芽,增強光合強度,提高葉綠素的含量等;另一類對植物生長有抑制作用,可矮化植株、催熟脫落,如乙烯利可加速果實成熟和脫落,矮壯素(CCC)抑制植物內源激素赤霉素的合成,控制小麥、棉花等作物瘋長,多效唑(PP333)能抑制植物細胞的分裂與伸長,減弱植株頂端生長優勢,助壯素可促進發育,提前開花,抑制徒長等。但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這種促進與抑制作用,并不是絕對的,同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低濃度下可作為生長促進劑,而在高濃度下又可作為生長抑制劑。例如,用低濃度2,4-D處理作物時,具有促進生根、生長的作用;高濃度時,便抑制作物生長;使用濃度再高時,便能殺死雙子葉植物,具有除草劑的作用。因此,應根據植物本身的生理狀況、外界環境條件、栽培措施等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并正確掌握藥劑使用時期、濃度(特別重要)、次數和方法等技術,才能獲得良好效益。

?
亚洲国产99在线精品一区